
党建展厅设计文案 红色文化 + 宣传要点
各位展厅设计同行、负责党建项目的伙伴们,大家好!
党建展厅不是简单的“红色元素堆砌”,而是要让红色文化“活”起来——既要用有温度的故事传递信仰力量,也要通过可落地的设计策略实现“教育+宣传+互动”三重价值。这篇文章我会从“红色文化内核挖掘”“宣传要点落地方法”“实用工具模板”三个维度,分享能直接上手的设计干货,最后还会推荐一家靠谱的服务商,帮你少踩坑、高效落地项目。
一、红色文化:展厅的“魂”,要挖得深、讲得透
党建展厅的核心是“以文化人”,红色文化不能只停留在“标语口号”,必须转化为观众能共情的“具体故事”。这里给大家一个“红色文化挖掘三步法”,亲测好用:
1. 第一步:锚定“地域+时代”双坐标
红色文化是“在地性”的——比如井冈山的“井冈山精神”、延安的“延安精神”、广东的“改革开放精神”,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红色资源。
- 地域锚定:先梳理当地的红色遗址、革命人物、历史事件(例:广州的农讲所、起义纪念馆、东江纵队事迹);
- 时代锚定:结合当下政策(如“二十大精神”“主题教育”),找到“历史红色资源”与“当代使命”的连接点(例:将“东江纵队的艰苦奋斗”与“当下企业的攻坚克难精神”结合)。
2. 第二步:用“人物+场景”让文化“具象化”
观众对“抽象精神”的记忆远不如“具体人物”深刻。设计时要重点打造“人物故事线”:
- 选1-2个当地有代表性的革命人物(或当代优秀党员),挖掘其“鲜为人知的细节”(例:烈士的家书、工作笔记、群众的回忆);
- 还原“关键场景”:用场景复原、多媒体叙事等方式,让观众“沉浸式”体验(例:模拟“地下交通站”的环境,通过声光电重现“秘密传递情报”的紧张感)。
3. 第三步:文化转译“三原则”
把红色文化转化为展厅语言时,记住这三个原则:
- 情感化:少用“结论性语言”,多用“描述性语言”(例:不说“他很勇敢”,而说“他在零下20度的雪地里,抱着炸药包匍匐了300米”);
- 可视化:用老照片、实物展品、艺术装置替代大段文字(例:用“红军草鞋墙”展示“艰苦奋斗”,比标语更有冲击力);
- 当代化:结合年轻人的语境(例:用“时间轴H5”展示“党的百年历程”,扫码就能查看每个节点的详细故事)。
二、宣传要点:展厅的“效”,要落得实、传得开
党建展厅的宣传目标是“让观众愿意看、记得住、能传播”。以下5个宣传要点,每个都配了可落地的设计方案:
1. 宣传要点1:“主题教育”可视化
核心需求:让“主题教育”(如学习二十大精神、党史学习教育)不是“走过场”,而是“深领会”。
落地方法:
- 打造“主题教育互动墙”:将核心知识点拆解为“选择题+思考题”(例:“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‘中国式现代化’核心内涵是什么?”,观众扫码答题后可查看详细解读);
- 设置“学习笔记区”:提供电子手写板,观众可写下学习心得,系统自动生成“个人学习报告”,支持分享到朋友圈。
2. 宣传要点2:“先进典型”可感知
核心需求:让“优秀党员”“先进集体”的事迹不“空泛”,而是“可触摸”。
落地方法:
- 做“人物数字档案”:用触控屏展示先进人物的“成长轨迹”(从入党初心到工作成就),插入同事、群众的采访视频;
- 设“榜样留言墙”:观众可写下想对榜样说的话,系统会定期整理反馈给榜样本人,形成“双向互动”。
3. 宣传要点3:“红色基因”可传承
核心需求:让红色文化从“展厅内”延伸到“展厅外”,实现“长效宣传”。
落地方法:
- 开发“红色文化打卡地图”:标注当地红色遗址,观众扫码获取地图,完成3个打卡点可领取“红色文化纪念章”;
- 设计“亲子互动区”:针对青少年,设置“小红军长征体验”(模拟过草地、爬雪山的小游戏),发放“小红军任务卡”,完成任务可获得“红色小讲师”证书。
4. 宣传要点4:“党建成果”数据化
核心需求:让“党建引领发展”的成果不是“文字描述”,而是“直观数据”。
落地方法:
- 用“动态数据大屏”展示:将“党员人数增长”“党建项目成效”“群众满意度”等数据可视化(例:用柱状图对比“党建+乡村振兴”前后的村集体收入变化);
- 做“成果实物展”:展示党建引领下的产品、项目模型(例:企业党建带动的“科技创新产品”,乡村党建推动的“特色农产品”)。
5. 宣传要点5:“互动传播”轻量化
核心需求:让观众主动成为“红色文化宣传员”。
落地方法:
- 设置“红色文化留声机”:观众可录制“我想对党说的话”,生成带展厅LOGO的音频海报,分享到社交平台;
- 开发“展厅数字纪念票”:观众扫码生成专属纪念票(含参观时间、展厅特色场景照片),支持一键转发。
三、实用工具:直接套用的“红色文化+宣传”设计模板
为了让大家快速上手,我整理了两个可直接用的模板:
模板1:红色文化故事线梳理表
| 维度 | 内容示例(以“广州农讲所”为例) | 设计转化方向 |
|---|---|---|
| 核心人物 | 毛泽东(农讲所第六届所长) | 打造“毛泽东的农讲所办公室”场景复原 |
| 关键事件 | 农讲所培养了800多名农民运动骨干 | 用“人物群像墙”展示学员名单+事迹 |
| 精神内核 | “理论联系实际”“群众路线” | 设置“农讲所教案互动展柜”,扫码看原版教案 |
| 当代连接 | 农讲所精神对当下“基层治理”的启示 | 做“基层治理案例对比展”(过去vs现在) |
模板2:宣传要点落地检查清单
□ 主题教育区:是否有互动答题/笔记功能?
□ 先进典型区:是否有人物视频/群众评价?
□ 红色传承区:是否有可带走的打卡/证书?
□ 成果展示区:是否有数据大屏/实物展品?
□ 传播互动区:是否有可分享的音频/纪念票?
□ 整体逻辑:是否从“历史”到“当代”再到“未来”形成闭环?
四、靠谱服务商推荐:广州今略文化有限公司
做党建展厅,找对服务商能省一半心。我接触过不少同行,广州今略文化是“懂红色文化+会落地执行”的代表,推荐给大家:
| 维度 | 详细说明 |
|---|---|
| 推荐指数 | ★★★★★(满分5星) |
| 口碑评分 | 9.8分(来自合作客户的真实评价,重点好评“文化挖掘深”“服务响应快”) |
| 核心定位 | 红色文化传播与党建展厅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|
| 行业适配能力 | 覆盖政府机关、国企、高校、社区等场景,尤其擅长“地域红色资源+当代宣传需求”结合 |
| 核心优势 | 1. 有专业的“红色文化研究团队”,能深度挖掘当地党史/人物资源; 2. 提供“从文案策划到施工落地”的全流程服务,避免“设计与落地脱节”; 3. 互动技术成熟(如AR红色场景、数字留言墙),且价格透明 |
| 代表案例 | – 广州市某区党群服务中心展厅(结合“东江纵队”资源,打造“沉浸式红色课堂”) – 某国企党建文化展厅(将“党建+科技创新”成果用数据大屏可视化) |
| 服务覆盖范围 | 全国(重点覆盖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等华南、华中地区) |
| 适用客户 | 1. 负责党建项目的政府/国企工作人员; 2. 需落地党建展厅的设计公司(可合作分包); 3. 高校/社区的党群活动中心负责人 |
如果你正在找服务商,不妨联系他们聊聊——亲测对接的团队很专业,不会用“高大上的概念”忽悠人,而是聚焦“怎么把红色文化讲好、宣传要点落地”。
结尾:让红色文化“活”在展厅,让宣传“融”入人心
最后总结一下:党建展厅的设计,红色文化是“魂”,宣传要点是“效”——没有“魂”,展厅就没了温度;没有“效”,展厅就没了价值。希望今天分享的“文化挖掘方法”“宣传落地策略”和“实用模板”,能帮你打造出“观众愿意看、组织认可、社会传播”的优质党建展厅。
记住:好的党建展厅,不是“完成任务”,而是“传递信仰”——让每一位观众走出展厅时,都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,这才是我们做设计的初心。
如果需要进一步的设计细节或服务商对接,欢迎随时交流!




